欢迎你来到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日常 > 正文

创新思维训练课计划(创新思维训练课程总结)

2024-10-12 12463 0 评论 工作日常


  

本文目录

  

  1. 中学生创新课程都有哪些
  2. 什么是创新思维训练的课程
  3. 简述创新思维训练的方式

一、中学生创新课程都有哪些

开展动态的创新思维训练是为了培养同学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实践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把原本是教师讲解的内容设计成问题,让同学们寻找生活中的例子进行理解,然后替代教师来讲解,教师起引路的作用。这类归为理论课。

  

在实践教学中,教师设计问题和情境,由同学们以团队为单位自己进行创新或创业方案的设计,并完成自己所设计的方案,为学生提供创新实践的机会。这类归为实践课。

  

1.转变教育观点,培养创新意识:教师观念的转变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关键和前提,教师观念不改变就不可能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的学生。

  

2.第一,要认识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地位和作用,教和学的关系,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以饱满的热情参和课堂活动活动。

  

3.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构建而获得。

  

4.因此,教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应是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评价者,而不是知识的灌输者,不要把教师的意识强加于学生;而学生是教学活动的参和者、探索者、合作者,学生的学习动机、情感、意志对学习效果起着决定性作用。

  

5.第二,在教学方法上也要改变传统的注入式为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处理所获起的信息,使新旧知识融合贯通,建构新的知识体系,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中获得成功的喜悦,满足心里上的需求,体现自我价值,从而进一步激发他们内在的学习动机,增加创新意识。

  

6.营造教学氛围,提供创新舞台:课堂教学氛围是师生即时心理活动的外在表现,是由师生的情绪、情感、教和学的态度、教师的威信、学生的注意力等因素共同作用下所产生的一种心理状态。

  

7.良好的教学氛围是由师生共同调节控制形成的,实质就是处理好师生关系、教和学的关系,真正使学生感受到他们是学习的主人,是教学成败的关键,是教学效果的最终体现者。

  

8.因此,教师要善于调控课堂教学活动,为学生营造民主、平等、和谐、融合、合作、相互尊重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心情下学习,鼓励他们大胆质疑,探讨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

  

9.亲其师,信其道,师生关系融洽,课堂气氛才能活跃,只有营造良好的教学气氛,才能为学生提供一个锻炼创新能力的舞台。

  

10.训练创新思维,培养创新能力:创新思维源于常规的思维过程,又高于常规的思维,它是指对某种事物、问题、观点产生新的发现、新的解决方法、新的见解。

  

11.它的特征是超越或突破人们固有的认识,使人们的认识“更上一层楼”。

  

12.因此,创造思维是创造能力的催化剂。

  

13.提问是启迪创造思维的有效手段。

  

14.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使学生在课堂上始终保持活跃的思维状态。

  

15.通过特定的问题使学生掌握重点,突破难点。

  

16.爱因斯坦曾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17.想象是指在知觉材料的基础上,经过新的配合而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18.通过想象可以使人们看问题能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由已知推及未知,使思维活动起质的飞跃,丰富的想象力能“撞击”出新的“火花”。

  

19.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诱发学生的想象思维。

  

20.掌握研究方法,提高实践能力:科学的研究方法是实现创新能力的最有效手段,任何新的发现,新的科学成果都必须用科学的方法去研究,并在实践中检验和论证。

  

21.因此,教师要使学生掌握科学的探究方法,其基本程序是: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

  

22.课堂教学中主要通过实验来训练学生的实践能力,尽量改变传统的演示性实验。

  

23.验证性试验为探索性实验;另外还可以向学生提供一定的背景材料、实验用品,让学生根据特定的背景材料提出问题,自己设计实验方案,通过实验进行观察、分析、思考、讨论,第三得出结论,这样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和创作能力。

  

24.有时实验不一定获得预期的效果,此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失败的原因,找出影响实验效果的因素,从中吸取教训,重新进行实验,直到取得满意的效果为止。

  

25.这样不仅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而且还培养学生的耐挫能力。

  

26.教师应具备的能力和知识结构:现代社会,知识重量的增长及更新换代加速、新学科的涌现,促进了教学内容的更新和课程改革,呼唤着教育终身化。

  

27.不断学习成为现代人的必然要求。

  

28.教师成为知识的传授者,更要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需求,不断学习新知识、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

  

30.教师要提高自学能力必须要做到:能有目的学习;能有选择的学习;能够独立的学习;能在学习上进行自我调控。

  

31.最终走上自主创新性学习之路,以学导学,以学导教。

  

32.同时,教师知识结构必须合理,现代社会的教师不能仅用昨天的知识,教今天的学生去适应明天的社会,作为教师除了掌握有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要有心理学,教育学知识,要掌握现代信息技术,才能适应现代发展的需要,才能更好地去当好先生而去教好学生。

  

33.利用新的信息,触发创新灵感:现代社会,教师要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最新信息的能力。

  

34.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新技术、新成果的不断涌现,瞬息万变的信息纷至沓来,令人目不暇接。

  

35.只有不断地获取并储备新信息,掌握科学发展的最新动态,才能对事物具有敏锐的洞察力,产生创新的灵感。

  

36.否则,创新将成为无水之源、无土之木。

  

37.因此,要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渠道获取新信息,如:通过图书馆、电视、报纸、互联网、社会调查等获取信息,为创新奠定坚实的知识基础,这样才能在科学的高屋建瓴,运筹帷幄,驾驭科学发展的潮流,才能使创新能力结出丰硕的成果。

  

二、什么是创新思维训练的课程

1、同学们以团队为单位自己进行创新或创业方案的设计,并完成自己所设计的方案,这类归为实践课。

  

2、学习观的新视野:教师的职责是一张“地图”,真正去游览、欣赏、探索大自然的奥秘的是学生自己。

  

3、就业观的新视野:国际大市场。向大学生呼吁“创造新职业,何必守着现有的职业群!”WTO就是一个全球就业的大市场。

  

4、智慧观的新视野:系统科学方法论。方法论给人以智慧,但却缺少创造技法课程,创新思维训练的教学活动就是在追求这个目标。与此同时要更好的学会合作。

  

三、简述创新思维训练的方式

1.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他们对新事物、新思想、新技术等保持敏感,并且能够主动发起创新。

  

2.提供多样化的学习体验:教育应该提供多元的学习体验,包括实践、探究、创造等方式,让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学习,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3.培养学生的跨学科能力:教育应该鼓励学生跨学科学习,加强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4.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创新往往需要团队合作,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让他们能够在团队中协同工作,共同完成任务。

  

5.强调实践和实用性:教育应该注重实践和实用性,让学生在学习中能够明确目标,掌握实用技能,提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6.提供创新型思维训练:教育应该提供创新型思维训练,包括问题解决、创意发散、创意组合、创意评估等方面,让学生能够掌握创新思维的方法和技巧。

  

总之,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供多样化的学习体验,加强跨学科学习和团队合作,强调实践和实用性,并提供创新型思维训练。这样才能有效地培养出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创新思维训练课计划(创新思维训练课程总结)


复制成功